圈梁結構就是砌體結構房屋中,在砌體內沿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的鋼筋砼梁,主要有以提高房屋空間剛度、增加建筑物的整體性、提高磚石砌體的抗剪、抗拉強度,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、地震或其他較大振動荷載對房屋的破壞。
圈梁的數量和位置與建筑物的高度、層數、地基狀況和地震強度有關。通常設置在房屋的檐口、窗頂、樓層、吊車梁頂或基礎頂面標高處,沿砌體墻水平方向設置成封閉狀的按構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構件。
根據《砌體結構設計規范》 第7章對于圈梁的設置位置以及條件有明確的規定。
車間、倉庫、食堂等空曠的單層房屋應按下列規定設置圈梁:
(1) 磚砌體房屋,檐口標高為5~8m時,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,檐口標高大于8m時,應增加設置數量。
(2)砌塊及料石砌體房屋,檐口標高為4~5m時,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,檐口標高大于5m時,應增加設置數量。
(3)對有吊車或較大振動設備的單層工業房屋,除在檐口或窗頂標高處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外,尚應增加設置數量。
宿舍、辦公樓等多層砌體民用房屋應按下列規定設置圈梁:
(4)宿舍、辦公樓等多層砌體民用房屋層數為3~4層時,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。當層數超過4層時,應在所有縱橫墻上隔層設置。
(5) 多層砌體工業房屋,應每層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。
(6) 設置墻梁的多層砌體房屋應在托梁、墻梁頂面和檐口標高處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,其他樓層處應在所有縱橫墻上每層設置。
正常的民房圈梁一般為240x240和240x300兩種。
一磚墻時,墻圈梁的斷面尺寸240mm*240mm即可。圈梁配筋一般主筋4Φ12~14,上下各兩根,箍筋Φ6@200~250;一磚半混水墻時,也有采用和墻厚相同斷面寬度的,此時上下各用三根主筋,主筋直徑和箍筋間距同上述;一磚半清水墻時,通常采用240mm*240mm斷面,窗口處段面呈L型,圈梁凸出部分要附加勾筋和分布筋。
窗戶洞口不是決定圈梁斷面大小主要因素。窗口寬度過大,應在窗口處增加圈梁斷面高度,一般按窗口寬度的1/12,并在窗口每側伸入墻內240mm。還要根據窗口寬度大小和上部荷載情況,調整圈梁配筋。配筋按過梁計算。如果圈梁增加高度后,下皮標高不變時,圈梁內原有配筋可與增加配筋共同作用;圈梁上皮標高不變時,就需另行配筋,原圈梁配筋不變,但不可作為過梁受力筋考慮了。